RODUCTS
產品分類
ONTACT US
聯(lián)系我們
效益低迷 鋼鐵業(yè)技術改造尋突圍
xiaojianer.cn9月份我國單月出口規(guī)模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進出口總值大大超過了市場預期。這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算一個好消息。事實上,取得這樣的成績,并非一日之功,很多行業(yè)為此經歷了痛苦的行業(yè)低谷。鋼鐵業(yè)就是典型的案例。記者到武漢鋼鐵進行采訪的時候,體會到了這個行業(yè)所面臨的壓力。
從2004年開始,國家就開始出臺政策遏制產能過剩,2009年,國務院下發(fā)通知,抵制產能過剩,劍指六大行業(yè):鋼鐵、水泥、平板玻璃、煤化工、多晶硅、風電設備等成為調控和引導的重點。
現在形勢非常嚴峻,從去年四季度到現在,應該是中國鋼鐵企業(yè)歷史上最困難的時期,比2008年金融危機還要困難。這樣使整個鋼鐵行業(yè)的經濟效益出現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面積的虧損和下滑。
作為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(lián)合企業(yè),武漢鋼鐵集團有著悠久的歷史,年產鋼約4000萬噸,在世界鋼鐵行業(yè)排名第五。但是,面對整個鋼鐵行業(yè)利潤的下滑,作為排頭兵的武鋼同樣難以幸免。
去年武鋼整個經濟效益是64個億元。然而,今年上半年只有三個億。三億的微利在整個鋼鐵行業(yè)里仍然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。他說,很多鋼鐵企業(yè)包括很多大型企業(yè)都虧損了。
中國的鋼鐵行業(yè)經過了七八年快速發(fā)展的高利潤時期,如今已經跌入到微利甚至是虧損的寒冬期。他預判這種微利時代將會持續(xù)至少三年以上。
需求不足、原材料成本上升、產能過剩,是導致大部分鋼鐵企業(yè)陷入微利甚至虧損的主要原因。鋼鐵蕭條的多米諾骨牌正在傾倒,生產企業(yè)困難重重,貿易商舉步維艱。2011年,我國的鋼產能達到7億噸,但是鋼鐵大國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發(fā)展困境。
今年7月份記者在上海鋼材市場看到,曾經熱鬧的市場變得冷冷清清的,生意很蕭條,有的已經關門上鎖,開門營業(yè)的商戶也沒有多少生意。貨場堆滿了積壓的鋼材,幾乎沒有進出貨的人出入,荒草長了一人高,很多吊車閑置在貨場,有些鋼鐵蓋上了防雨布,有的則銹跡斑斑,變成了廢品。
武鋼首先調整的是產品結構,大幅減少不賺錢的品種的產量,增加效益好的品種的產量。在調整結構的同時,武鋼還對生產成本進行了嚴格控制。他們的燒結篩子孔徑大概是5公分現,在變成3.5公分,這樣的話燒結礦的返工率從25%下降到現在的15%。
就是這小小的1.5厘米數值的變化為武鋼帶來了上億元的效益,但是剛開始推行時卻阻力重重。燒結礦和焦炭這幾厘米的細微變化,帶來的卻是進風量等技術參數的調整,而對于高鋁冶煉來說,每一個參數的調整都是一次生死考驗。如果高爐生產爐礦不正常,將會帶來一系列安全的問題。但是對于陸隆文來說,只能進,不能退。
經過反反復復無數次數據的調整,數不清的嘗試,半年之后,終于實現了冶煉的平穩(wěn)、安全生產,僅燃料就